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文章内容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篇

时间:2023-07-18 2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篇,供大家参考。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篇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 = 1.2×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 0.8 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个人修改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板书设计: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后反思: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

教后反思: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2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已有的整式乘法的知识中摸索、探究,提炼出完全平方公式

(二)技能目标

1、通过乘法公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计算能力。

2、通过从多项式的乘法公式再运用公式计算多项式的乘法,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能力。

3、通过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批判性、严密性。

教学重点:

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

教学工具:

小黑板、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出示小黑板:

1、计算:(2m+n)(2m-n) (x+y)(x+y)

2、有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林地,将它的各边均增加b米,问现在此林地的面积为多少?(先画图,再列式表示)

学生活动(口答),师板书:

(a+b)(a+b)=(a+b)2=a2+2ab+b2

结合前面(x+y)(x+y)=(x+y)2

师问:以上式子为何种运算形式?如何计算?

生答:两数和的平方,结果有三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

和再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a+b)2= a2+2ab+b2

二、知识运用(出示小黑板)

试一试:

下列各题是否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若符合,那么a、b分别代表准?

2 2(3a+2b)2 (2a+—) (4s+1) 2 b

引导生观察得出:以上几个完全平方公式,结果均有三项(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在中间)。

互动1:(出示幻灯片)

1、(a-b)2 (2x-3y)2

以上2式是否具有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若具有:说说a、b分别代表谁?

师生共同完成:(a-b)2=[a+(-b)]2=a2+2a×(-b)+ (-b)2=a2-2ab+b2

(2x-3y)2=[2x+(3y)]2=(2x)2+2×2x×(-3y)+(-3y)2 =4x2-12xy+9y2

师生共同观察得出:a、b可表示数字、字母、代数式等 互动2:(出示的灯片)

练一练,填空

1、(2x+y) (2x+y)= (2x+y)2=(2x )2+(2×2x×y)+(y )2

22

222 2、(-—a+1)=( )+( ) +( )=( )3 4

(-2s-4t)2 = [( )+( )]2=( ) +( ) +( ) = ( )

(x+y)(x-y) = ( )

(x+y)2=( x-y) 2+( )

互动3:师生共同完成

我当小老师,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

(2x+1)2=(2x)2+2×2x×1+1=4x2+4x+1

(x-y)2=x2-2xy-y2 (符号)

(a+b)2=a2+b2 (与积的乘方相混)

29223(—m-n)=—m+3mn+n (符号) 2 4

三:小结:

从以上所有的结果已看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果有三项,每项的符号有规律,前后二项都为正,只有中间积的2倍为正或为负(两数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四:知识升华

1、已知x+y=4 xy=-12,

则:

①(x+y)2的值为多少?

②2xy的值为多少?

③x2+y2的值为多少?

2、用简便方法计算:992=( - )2

= ( )+ ( ) + ( )

= ( )

1)2=( )2 (30—3

= ( )+ ( ) + ( )

教学后记:

此节课为公开课,学生兴趣高,气氛较好,知识目标已达到,但对于两数和的平方,学生往往容易漏项,变三项为二项,且易与积的乘方混淆,今后需加强混合运算方面的练习。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3篇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习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习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4篇

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1.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的乘法计算,懂得在点积的小数点时,位数不够佣补足。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积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

内容分析(重点、难点、关键)

1.点积的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2.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学具

小黑板、投影、卡片

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境准备:

1.出示练习题,说一说根据什么说出积有几位小数?

2.口算(卡片)

3.全班练(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二.探索研究:

1.计算:0.056x0.15

2.师生质疑:计算中遇到什么新?问题这样点积的小数点?

出示投影让学生发表意见在肯定:

0.0560.056

x0.15x0.15

280280

5656

8400.00840

小结:点小数点时,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补足后小数的末尾”多”要划去。

交换例3因数位置再乘一遍。

小结:总结出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3.出示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到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读题,理解2.4倍表示的意义。

列式,算式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比较例3和例4的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

(1)例3第二个因数(0.15)比1时,积(0.0084)

比第一个因数(0.056);

例4第二个因数(2.4)比1时,积(44.4)比第一个因数(18.5)。

(2)为什么第一个因数要“0除外”?

三.实践创新:

1.大家练,课本3页做一做:(指名板演)

0.32x0.252.6x1.08

2.在下面各题积上点小数点:

0.0252.005

x0.18x0.009

20018045

25

450

个人见解

一个数乘小数

板书设计例3:0.056x0.15=0.0084

0.056

x0.15

280

56

0.00840

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

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

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8.5x2.4=(吨)

答:九月份产奶吨。

教学反思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小红一家要去游乐园玩,咋们一起去看看吧!要去游乐园得先通过一座趣味桥,荷叶上的算式如果能准确计算,就能顺利通过趣味桥。咋们帮小红算算行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红一家通过了趣味桥,来到了游乐园。

二、探索算法:

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如果给你一次玩的机会,你会玩什么呢?)小红想和爸爸妈妈玩一次碰碰车,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把这问题说完整。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读题审题,知道什么?求什么?

(3)怎么列式呢?20×3=60(元)

(4)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人20元,3人就需要3个20元,所以用乘法计算。

(5)这个60是怎么得到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20×3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写一写。

(1)合作学习

(2)汇报

a、用小棒摆:3个两捆是6捆,是60

b、20+20+20=60

c、2个十乘3是6个十,是60

d、先算2乘3得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

师:同学们真能行,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3)现在学会了20×3=60,你会不会算200×3呢?2000×3呢?

(4)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个乘数是一位数,另一个乘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揭题

3、小结

师: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要想算的快又准,那种方法呢?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
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有了这个窍门,我们算起来一定会更快。咋们来试试吧!

三、巩固练习

1、打气球

2、套圈游戏

师:这么久了,不知道游乐园的小红又在玩什么呢?(课件)哦,他们在玩套圈游戏呢。如果套中的小动物身上的数相乘得240,就能获得礼物。小红可以怎么套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高兴吗?我们还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小朋友,你快乐吗?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6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符号的改变。

电脑、投影仪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1)(-2.6)+(-3.1);
(2)(-2)+3;
(3)8+(-3);
(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1)-(-6);
(2)-(+8);
(3)+(-7);
(4)+(+4);
(5)-(-9);
(6)-(+3).

3.填空:(1)____+6=20;

     (2)20+____=17;
(3)____+(-2)=-20;

          (4)(-20)+___=-6.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 数减法法则

问题1  (1)4-(-3)=______ ;
(2)4+(+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4-(-3)= 4+(+3).

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

问题2  (1)(+10)-(-3)=______ ;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2)的结果是多少?于是,(+10)-(-3)=(+10)+(+3).

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运用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
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1)9 -(-5);

 (2)0-8.(3)(-3)-1;
(4)(-5)-0(5)(-3)-[6-(-2)];
(6)15-(6-9)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例3  P63例3

例4  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

练一练:
P63. 1题  P64-65数学理解1、问题解决1、联系拓广1、2题.

补充:1.计算:(1)-8-8;

(2)(-8)-(-8);
(3)8-(-8);
(4)8-8;

(5)0-6;

 (6)6-0;

   (7)0-(-6);

(8)(-6)-0.

2.计算:(1)16-47;

   (2)28-(-74);

  (3)(-37)-(-85);

   (4)(-54)-14;

(5)123-190;

 (6)(-112)-98;

 (7)(-131)-(-129);

  (8)341-249.

3.计算:(1)(3-10)-2;

 (2)3-(10-2);

(3)(2-7)-(3-9);

4.当a=11,b=-5,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c;

(2) b-c;

(3)a-b-c ;

(4)c-a-b.

四、反思小结

1.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习题2.6知识技能1、3、4题。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7篇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明白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白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好处。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大数的认识 。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明白什么?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这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教案。

设计意图:透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透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样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那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样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透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忙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能够继续用计数器数,也能够采用其他方式大数的认识教案大数的认识教案。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大数的认识教案 文章大数的认识教案 出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能够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必须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好处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大数的认识教案。

(4)师:这个数内含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透过数数,帮忙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透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如果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8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老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7、师: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8、比较角的大小,放两个同样大小的角,但是边不一样长,提问学生,哪个角大,同学可能要说,边长的那个角大(放幻灯片),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哪?同学们看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它开口的大小有关。

9、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10、折角: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纸折几个角,同桌比较一下大小。再用一张圆形纸折,看学生能否折出角,老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推荐访问:上册 数学课件 年级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篇 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推荐8篇) 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