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产品市场验证。”但崔东树还指出,国际车企在中国的发展大多数是搞传统车,不发展新能源,这也给我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在探索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方面带来诸多挑战。
李俊强还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产业发展培育期,制造技术不成熟,销售及后期服务体系不完善;同时早期产品的开发采取传统燃油车的电动化改造,技术存在较大问题;又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属于政策市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依赖于补贴,导致其很难进入和出去。
不过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多采用正向开发,同时在销售及服务模式上采取了创新,政策补贴的影响也进一步减弱,“现在特斯拉已经进入中国,比亚迪的新能源大巴车也已经走出国门。所以‘围城’是阶段性的,目前正在被打破。”李俊强说。
另外,调研机构EV Sales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前20车型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共有9款中国品牌车型入围。就此,李俊强强调,随着技术的成熟,产品的更新换代,销售及服务的完善、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的不断提高,未来外国品牌还会继续走进中国,同时也会有很多不同的中国自主品牌及产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