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为了这部电影,Sandy Powell提前2年就已开始筹备服装设计。她从19世纪和20世纪50年代的着装中寻找设计原型,甚至连她看过的展览都成了设计灵感之源。灰姑娘的蓝色舞会裙用12层不同的面料制作,包括真丝、尼龙、聚酯纤维等营造效果。灰姑娘行走时裙子上一闪一闪的不是特效,而是1000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而更夸张的是,Sandy Powell为这条裙子共设计了9个备用版本,每一条都用了250米线,10000粒施华洛世奇水晶,动用18个裁缝整整花了500个小时!
比裙子更难的却是让灰姑娘穿上真正的水晶鞋!为了让水晶鞋像故事里一样闪耀夺目,Sandy做了8双5英寸高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鞋!但是真的水晶鞋是不能穿的,最后影迷看到的效果还是用特效合成。
实现梦想中的华丽转身
人们往往爱引用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思·汤普森(Stith Thompson,1885-1976)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的那句话来评论灰姑娘:“也许全部的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因为“灰姑娘”故事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它蕴含了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共通性。现如今,“灰姑娘”已由一个具体的童话人物演变为一类人的代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上这样解释Cinderella(灰姑娘),“girl or woman whose beauty or abilitie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美貌与才能尚未被赏识的女子)。甚至“灰姑娘”这个词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修辞。
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灰姑娘”故事都有以下几个共同要素:
1、受不公正对待的或被低估的女主角,如被继母和异父异母姐姐的虐待;
2、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帮助,如榛树、鸟儿、老鼠或者仙女,以及“叶限”故事中的金鱼;
3、与男主角相遇;
4、女主角通过某物识别身份,如金鞋或水晶鞋;
5、男女主角结合。
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世间想通过魔法般奇迹逆转命运华丽转身、在涅槃后化身为凰飞上枝头的人的又岂是少数。《灰姑娘》的情节恰恰能击中无数人心中的幻梦,在故事演绎中不自觉的代位投入,获得无比满足。所以无论这个故事多么耳熟能详、多么老套、在现实中多么不切实际,但仍然能每每成功地拢络人心,让人忘乎所以,置身其中,一次次随着灰姑娘的美梦而再三造梦。
这正是“灰姑娘”的魅力和影响所在。